公 職 人 員 (香 港 ) 演 講 會 Club number:938673
Public Officers (HK) Toastmasters Club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District 89 Division K Area K5 e-mail: hkpotmc2006@gmail.com
首頁最新消息關於我們溝通及領導課程語文運用活動照相館 (Good Times Gallery) 加入我們演講會相關網頁註冊
語文運用

1. 語文小議    陳杰文       
2.  如何寫演講稿   陳杰文
3.    粵語的源頭     陳杰文


+++++++++++++++++++++++++++++++++++++++++++++++ 

1. 「語文小議」 (10.12.09)
   「一小撮」,冇好人
      「一小撮」這個詞現在經常見於香港報章,也有人在口語上使用。但經常會有人用錯了,以為只是個普通的分量用詞,而不知道它的褒貶傾向,更不知道它的政治含義。
      「撮」是量詞,指用手撮取到的分量,北方話、廣東話都使用。廣東人以前煮餸下鹽,用手拿,拿的就是「一小撮鹽」。
       到大陸「文革」時,「一小撮」變成政治術語,用來指「極少數」與「大多數」對立的人。「大多數」自然是代表正確一方的「人民」,而被稱為「一小撮」的就是所謂「地富反壞右」分子,總之就是與社會大多數對立的人。「文革」成為過去,「地富反壞右」也似乎消失了,但「一小撮」沿用下來仍然屬於貶義詞,不用於「好人」身上。
      這個詞南下到了香港,常常會按字面理解去用,就容易用錯,例如說「一小撮市民」,「一小撮公務員」,「一小撮議員」,這就等於把市民、公務員、議員都當作壞人了,至少持有輕蔑態度。
       漢語中有很多貶義詞,有時只能靠自己去體會來分辨,例如:阿燦、花瓶、雜種、仆街、臭罌出臭草等等,都不是「好話」。
       不過,有時把一些反義詞賦予新意,會給人深刻印象。例如:
得意忘形──畫畫或寫字不求形似而追求寫意;
獨持己見,一意孤行──在藝術上不從俗,力求創新;
貪新忘舊──不斷拋棄陳見,追求新知識。
                                                                        陳杰文
Top_of_page



                            2.   如何寫演講稿                                                 Top_of_page

 
寫演講稿,同一般寫文章沒有根本分別,如果說有分別,不過是形式上有些不同而已,要掌握一點也不難。
 
一、演講稿的結構
 
對於演講稿的結構,已有廣泛的共識,就是:開場白(introduction),主體(正文, body),加結尾(conclusion)。其中,開場白和結尾都比較短。主體部分則可長可短,按需要而定。
 
先說一頭一尾。
 
開場白有兩個主要作用。一是禮貌性的打招呼;二是引入正題。
 
在演講開始時與聽眾打招呼,是慣常的做法。但有一個觀點值得知道,就是不少專家認為,say hello式的開場白是沒有必要的,甚至規勸大家,要寫一篇好的演講詞,千萬不要從「我今天很高興……」.開始,也不必說「大家好」之類,弄得大家不知道要不要也回應一句「你好」。他們認為,大家期待你上台,是要聽你演講,你要在觀眾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你身上的時候,盡快進入主題。
 
所以,禮貌性的開場白其實可有可無,千萬不要公式化。
 
有人認為,演講的最初三十秒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開頭的大約一百個字最重要。其至有人說,開場白最多四句說話就好了,要在四句話裡引入正題。
 
引入主題,是對主題作扼要的介紹,讓聽眾知道講者要講的是什麼,提起他們的興趣。
 
怎樣引起大家的興趣,有各種不同的方法,須根據內容而定。一般是不要立即把重要的內容和盤托出,而是「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製造懸念。主要內容則要「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掩面」。
 
結尾就是一個總結,它可以起三種作用,一是加深聽眾對主題的印象,二是引發進一步的思考,三是令人回味。
 
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你可以
──逐點作一個完整的歸納;
──或者作一個總的歸納;
 
為了啟發大家的進一步思考,你可以
──作一個發人深省的引申;
──找一個精彩的引言、詩句、歌詞,或構思一個警句、雋語,把主題提升到新高度。
 
令人回味無窮,你可以
──講一個感人的小故事。
──講一個寓意深遠的笑話、一番幽默說話。
 
結尾常常會回應開場白的說話,但這不應是簡單的重複,而應當是更高層次的表述。很多時候,在寫完結尾之後,你會發覺須要重寫開場白,以便首尾能有更好的呼應。
 
結尾往往是全篇講話的點睛之處,你可以把演講最有分量、最動人的說話留在這裡說出來,讓演講在高潮中結束。結尾的重要性與演講的長短成正比,演講越長,結尾越要重視。長的演講,會因內容太廣泛、重點太多而顯得散漫,聽眾不易記得住,講者要用一個好的結尾才能讓聽眾留下深刻、明確的印象。克林頓卸任後有一次到耶魯大學演講,題目是Global Challenge,講了一小時。他最後說,你們對我的說話都忘記了不打緊,只要記着一個問題就夠了,就是問一問你自己對二十一世紀有什麼願景?
 
一個好的開場白很重要,一個好的結尾的重要性,決不下於開場白。由於開場白從無到有,萬事起頭難,可能不容易寫。結尾的難寫就難在要歸納得好,令人印象深刻、記得住。聽眾離開後,印象最新鮮的是結尾部分,結尾不好,前面的功夫可能就白廢了,而結尾好,就整篇演講都可能生色了,也難忘了。
 
明末清初的戲劇家李漁,從八股文中悟出寫戲之道,指出八股格式雖然千篇一律,但其中卻也規律儼然,開闔甚緊;詞曲中開場一折,猶如「破題」,要「能把試官眼睛一把拏住,不放轉移,始為必善之技」。又說:「場中作文,有倒騙主司入彀之法。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用這來說演講稿的開頭,同樣合適。至於文章的結尾,李漁說:「終篇之際,當以語攝魂,使之執卷留連,若難遽別……作臨去秋波那一轉也。」這正是演講稿結束語的要求。
頭尾之間的主體,是演講的「戲肉」,在詳細講述之前,先說下筆前的準備。
 
二、下筆前的準備                                     2. Goto Beginning of speech
 
主要有三方面的準備:一是了解這是什麼性質的演講;二是定好主題,三是搜集資料,展開研究。
 
關於演講的性質,主要是弄清楚講話的場合。這是什麼聚會?由哪個機構主辦?在場的(包括台上台下)是什麼人?有多長的講話時間?是一般的致詞還是主旨講話(keynote speech)?其中,聽眾是些什麼人是決定性的因素。
 
演講應當以聽眾為本,就是根據聽眾的性質,來決定你要講什麼,要怎麼講。同一個主題,對不同的聽眾可以作不同的演說。說什麼、怎麼說,要根據聽眾就這主題最關注的是什麼、怎樣講述會讓聽眾容易理解、得到共鳴而定。有時候,這還要考慮到社會的大氣候。
 
一九六八年,馬丁.路德.金剛被刺殺之後,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弟弟羅拔.甘迺迪毅然走進一個黑人區演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金牧師不幸死亡的消息還未正式宣布,但黑人已有所聞,情緒很不穩定。很多人勸羅拔.甘迺迪知難而退,以免激化黑人的情緒。可是他決心冒險犯難,不要警察的保護就去了,而且沒有預先寫好的演講稿。他敞開心胸,從自已的哥哥也是被刺殺──被一個白人刺殺身亡說開去。結果,他化解了仇恨,讓黑人聽眾取得共鳴。
 
一位總統寫作班子的成員多年後說,這樣的演講稿,是任何演講詞寫手都沒法子寫得好的,它顯示了把心掏出來說話的強大威力。
 
接着,是定主題,就是要講什麼。演講主題一般從兩個範圍去搜尋,一是個人範圍,二是眾人範圍。
 
個人範圍包括個人的經歷、個人的專長、個人的體會、個人的興趣等等。這方面主題的最大好處,是你講的都是你最熟悉的東西,素材唾手可得,很多情況不為人知,可以講得細緻深入、引人入勝,滿足聽眾的好奇、「八卦」心理。美國的社會演說家戴爾.卡耐基的一個演講心得,就是演講人提供的材料越富個人色彩,例如個人的經歷、個人的感受、個人的看法,越能打動聽眾。
 
蘋果電腦的老板Steve Jobs 最近出席一家大學畢業禮的演講,就是一個這樣的演講。他講了三個個人的「小故事」,從他出生講到創業的波折,講到一年前闖過了鬼門關,內容豐富,很吸引人。最後,他以一個年青時看到的警句與聽共勉: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眾人範圍的就是一些關乎大眾利害、大家都很關心的題材,例如熱門的新聞話題等。
 
這兩方面題材也可以結合起來講,從個人的經歷講到大眾關心的問題,或者從熱門話題講到個人的體會,都可以別開生面。
 
以上兩大範圍以外,是否還有其他題材?題材是很多的,我們日常關注的範圍其實有限,我們日常視野之外,還有大量一般不留意而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情在不斷發生,包括不同時間、空間發生的事情。這些題材須要我們去發掘和研究,它們可以既有新鮮感、鮮為人知,而又能引起聽眾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定好主題之後,就要搜集資料,展開研究。這可能是準備一篇演講稿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花時間的工作。即使你講的是你自己的小故事,也不應當輕視這方面的準備。
 
要找什麼樣的材料?
 
第一要找新的東西。一定要有新東西才能吸引人,聽眾總是有所期待,期待有所得益,期待有從未聽過、前所未知的東西,明日黃花無法引起聽眾的興趣。
 
新的東西可以是新的素材、新的觀點、新的角度、新的感受、新的表述方式,無論如何要有新鮮感,起碼是聽起來是新的東西。
 
剛才說過,即使是講個人的經歷、故事也應當要做研究,就是說,要設法從經驗和故事中提煉出發人深省的人生智慧來,或者從中引申開去,把眼界放開,引領大家走進新的境界,得到新的體悟。這就須要研究和思考。
 
美國林肯總統的葛底斯堡演說(The Gettysburg Address) ,是推陳出新的表表者。林肯要講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讚頌為國捐軀的軍人,但林肯從一個新的角度作了演繹和發揮,使這個很短的演講成為美國政治文獻的名篇。當時報紙的一個評語是,林肯「在合適的地點說了恰當的話。」這也是所有演說努力要做到的。
 
第二是要選取恰當的事例,就是以恰當的事例去說明、演繹你要說的主題。聽眾最怕聽空洞的說教,空洞的概念。拿出事例,把概念具體化,就有助避免陷於空洞的說教。
 
人總是喜歡聽故事的,寓事理於故事最容易打動人。事例若是親身經歷的,那就最好不過。
 
美國前總統列根的拿手好戲是講故事。他在一九八一年的就職儀式中講了幾個美國國家英雄的故事,為了使故事更有效果、更感人,他特意把儀式安排在面對著國家英雄紀念碑的國會大樓西翼舉行。列根被人稱為the great communicator不是浪得虛名的。
 
克林頓也愛說故事,最善長布道式的演講,愛在演講裡穿插著不同的事例,例如一九九三年在孟菲斯一所教堂的演講。馬丁.路德.金遇刺前的最後一次布道大會就是在同一個講壇上進行的。演講的題目是《假若馬丁.路德.金再生》,克林頓以一個一個真實事例,說明自由被濫用下黑人的困苦。這是一次所謂off-the-cuff,沒有備稿的演講,事例都是他熟悉的,說得特別感人。
 
第三,把你不了解而想知道的東西了解清楚。通過這樣的搜尋,你可能成為你所講主題的專家。
 
對於資料搜集,只要時間許可,越充分越好。演講家都十分明白材料充足的重要性。一位演講家說:最出色的演講都是以充足的材料儲備做底蘊的,這些材料遠比演講用上的多得多。另一位演講家則說:演講完之後,若不能餘下未及用上的好材枓,演講就是失敗的。
 
卡耐基介紹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在巴黎的歷史學家,獲一份雜誌約稿,寫一篇關於大西洋電報公司(Atlantic Telegraph Company)的文章。結果,她跑到了倫敦去訪問了這家公司的歐洲區總經理,獲得了充分的材料之後,並不滿足,又參觀了大英博物館的各種各樣電報,閱讀了大量關於電報歷史的書籍,還去參觀了建設中的海底電纜工程,才動手寫文章。
 
卡耐基認為,她為了寫一篇短文而花這麼多工夫,是因為這會賦於她無窮的力量,為她的文章增添氣勢和色彩。
 
對資料的搜集和閱讀,蘇東坡的兩句話說得非常到位:「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真是深諳箇中真諦之言。
 
林肯曾說:「你若要砍一棵樹,應當把百分之九十的時間用來磨利你的斧頭。」寫演講稿,應當用百分之九十的時間用來準備材料。
 
三 怎樣下筆               2.   Goto Beginning of speech
 
材料準備好,最後是動筆了,也就是如何把資料組織起來,放進演講的主體部分。
 
有以下問題要注意:
 
1. 要突出主題。主題突出的用意是很明白的,就是讓聽眾有深刻的理解,並記住它。
 
美國總統尼克遜的演講詞作者William Safire有這的經驗之談:總統的就職演說就像交響樂。演說與交響樂有一點相似的是,結構龐大而都是圍繞著主題而展開的,讓主題不斷變化和深化,到最後,主題會清晰的重現。
 
要使主題突出,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主題不可多。一個容易記住,多就模糊了。支撐主題的副題也不可以太多,如交響樂就只有四個樂章。
 
其次,所有材料都是為了闡釋和加強主題而採用的,要明確主題是什麼,然後圍繞主題選用有關的枓料,鋪陳展開,不斷演繹主題。與主題無關的材料,即使很精彩,也應捨棄。材料可以是不同的故事、例子,不同角度的論述,邏輯的推演,但最終歸納到確定的主題上。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就職演詞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開宗明義的指出,他的就職典禮是「一個自由的慶典」,接著,從美國的歷史、對盟友的政策和對待對手的政策、美國公民的責任,對自由進行了不同的論述。
 
2. 要有警句。我們常常可以在著名的演講中找到特別精彩、而又凸顯演講主旨的句子。這些結合主題提煉而成的雋語、警句,都有別出心裁的遣詞用字,有深刻、耐咀嚼的涵義,又方便聽眾記住。
 
例如甘廼迪總統在就職演講典禮上有一個名句:「不要問你們的國家能為你們做些甚,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什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這警句至今不斷為人引用。
 
羅斯福總統一九三六年的就職演說時,美國正陷於大蕭條的危機當中,羅斯福以一句「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發揮了鼓舞人心的巨大威力。一個星期之內,白宮收到五十萬封回應信件。這為他以新政改革美國經濟、戰勝大蕭條打響了頭炮。美國憑著經濟重建,接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盟國一起戰勝了納粹德國。從某種意義來說,這個只有十個字的警句不但改變了美國的命運,甚至改變了世界的命運。警句的威力,可以想見。
 
這樣的警句與soundbite 不同。Soundbite 是電子傳媒的衍生物,是電子傳媒成為傳播信息的主要媒體之後才出現的。公眾人物於是紛紛為投電子傳媒所好,專門炮製合乎它們需要的soundbite。有人因此說:We live in the age of soundbite; rhetoric and oratory are dead
 
西方的政客很擅長利用soundbite來發布訊息,英國首相貝理雅是其中的表表者。有人批評他的演說文辭欠佳,有失英國政治家講究用字遣詞的傳統風範。這可能與貝理雅對現代演說的作用有新的理解有關。他演說時所考慮的對象,不是現場的幾百人或者幾千人,而是現場之外的幾千萬國民,他們能夠聽到的,不過是記者編輯摘取下來的soundbite
 
一些人為了製造soundbite,已到了罔顧事實的地步。美國總統布殊把伊拉克、伊朗和北韓稱為「邪惡軸心」是很好的例子。這是他的其中一位寫手David Frum先炮製出來的,他想把伊拉克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軸心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相提並論,但伊拉克只是一國,沒有同盟者。他於是把並不相干,而只是同為布殊所厭惡、都稱做「流氓國家」的伊朗和北韓拉到一起,統稱為「Axis of Hatred」。他的老闆、chief writer Michael Gerson進一步把布殊自九一一之後時常掛在嘴邊的evil一字用上去,改為「Axis of Evil」,於是「邪惡軸心」便誕生了。
 
「邪惡軸心」的soundbite作用可大了,它大大助長了布殊的單極思維和世界戰略,影響到整個世界局勢。在國際輿論的批評下,也是在美國後來默認這是一個錯誤提法之下,美國已不再說Axis of Evil了,但它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無法扭轉,這包括逼使北韓的極端政策變本加厲。
 
3. 要連接流暢。演講詞的主體部分怎麼寫沒有一個定律,端視個人思路而定。但大體都要求環環相扣,務求引人入勝,或如蘇東坡在論述文章寫作時所說,要似「行雲流水」,即「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如何連接,有以下幾個因素:
 
──邏輯性,讓人明白前因後果,條理分明,思路清晰;
 
──承上接下,前呼後應;前面說的引出後面說的,讓人自然的跟著你走;
 
──刻意鋪排「情節」。例如要讓聽眾有懸念、感興趣而作鋪排、設伏線。
 
為了把上文下理貫穿起來,有些字眼會經常用到,例如:由此看來、因此、所以、同樣、其次是、再次是、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等等。
 
也可以簡單的用數目字列出你的要點。但切記不可濫用,點數寧少勿多,以免令人吃不消。三四點還有精神,八九點就要睡覺了。
 
4. 要用語簡潔。語言簡潔,是現代語言的潮流,中外都一樣,英文近年提倡Plain English,中文也應提倡Plain Chinese。這同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方式變化有關。演講的語言同書面語要有一定的差別,在於它缺少了讓聽眾立即回過頭重看一遍、咀嚼一番的空間,表達的意思要直入人心,越簡單、直接、具體越好。要多用短句。結構過分複雜的長句,翻譯過來的歐化長句,不合平常語言習慣的表述方式,過於書面化、在口語中表達不清的用語,太抽象、空洞而難以捉摸的概念,一般都不適合在演講採用。
 
澳洲作者Margaret Simons 曾在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上寫過一篇關於演講在今天的功能的文章,說重溫歷史上的偉大演講,給她最深刻的印象是,都異常簡潔。她指出:「這些演講都是嘔心瀝血之作,筋肌豐滿,詳析雄辯,開誠佈公,但宏旨昭然。」(They were full of sinew and muscle, detail and argument. There was a stripped-down rawn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a grand theme that arose. )
 
列根一九八四年到法國在諾曼弟登陸四十周年紀念儀式上發表的演講,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演詞用字簡潔,句子不長,平白如話,但以催人淚下的效果而成為名篇。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短小精煉,簡單明暸,只有十句說。他演說時,一名攝影記者還沒來得及調校好照相機(當年的設備比較落後),他已講完了。演講最後一句話中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至今是美國民主政治的理想。它告訴人們,真正高超的演講,能夠以簡潔的語言闡明複雜的道理,並給人深刻的啟示。
 
5.           要有變化。古人講文章的章法,愛以起承轉合來概括,這至今是很好的法則。其中,「轉」是指峰迴路轉,它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時,營造出文章的高潮,為「合」的圓滿結束作準備。中國的古詩幾乎都可作參考。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第三句突然出現了「君」,意境立即就豐滿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鏡頭」在第三句忽然轉到天上,境界也隨着提高、開闊了。
 
「轉」可以是形式上的轉,也可以是內容上的轉。如果以起承轉合來劃分全篇,主體就是「承」與「轉」。「承」是直接就主題鋪開,作從縱或橫的陳述。「轉」是對主題的提升、發展、變奏,把主題引伸到新的、更高的層次,作更深刻的論述。有了「轉」的變化,結尾部分的歸納,就不僅僅是開場白和主題陳述的簡單的呼應,而是有伸延的總結了。
 
四、總結
 
坊間講如何演講、如何寫演講詞的書很多,都可以參考。但所有這些書,包括這裡所講的,能夠提供一些幫助,但都有兩點不足。
 
第一,             任何法則都是死的。練習書法有一名言:書無常法。石濤的畫論則說:「至人無法,非無法也,無法而法,乃為至法。」意思是掌握了所有方法之後,又不為這些方法所約束,才是最上乘之法。
 
第二,             一篇演講詞是不是精彩,決定性因素是內容,這方面只能夠靠自己了。只要有充實的內容,然後誠心地向聽眾交心,就能打動人。這時,什麼方法都可能是好方法。
 
陳杰文
於香港公職人員演講會「工作坊」
二零零七年二月八日
2.   Top_of_page


3.  粵語的源頭                             Top_of_page        
 
 
粵語的源頭,如果從空間或者地理上來講,很多人會直覺的想到廣州。
 
不錯,講粵語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廣州,所以很多人說廣東話的準確名稱應該是廣州話或者廣府話,而在廣東,說其他方言如客家話、潮州話的人很多。廣東人不是都講所謂廣東話的。
 
但看看粵語覆蓋的範圍,你就可能會有疑問了。
 
講粵語的人,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這個範圍以廣州為起點,越過廣州鄰近地區,然後沿著西江逆流而上,三水、佛山、肇慶,一路進入廣西的梧州,再向南伸展到南寧,向北伸展到柳州、桂林。只不過,當地人不把這話叫做廣東話、粵語或廣州話,而叫白話。
 
在這個粵語區之中,廣州是「靠邊站」的。如果廣州是粵話的發源地,它的擴散為什麼是一路向西,而不是像墨水滴在紙上,向四周擴散呢?廣州為什麼不在粵語覆蓋範圍的中央?
 
粵語覆蓋範圍的中心點,大約在兩廣交界的地方,即現在的屬於廣西的梧州市和屬於廣東的封開縣之間,在西江的中游。會不會,廣東話是從這裡起點,沿著西江向東西兩端擴散的呢?
  
 
說到這裡,先岔開一下。中國很多地方的名稱以東西南北劃分,例如山東山西以太行山劃分,河南河北以黃河為界,湖南湖北以洞庭湖分隔。有沒有人知道廣東廣西是以什麼地方分界而得名的?廣之東、廣之西的「廣」是什麼?
 
「廣」真的代表一個地方,這就是廣信,一個在地圖上已消失的地方。廣東就是廣信之東,廣西就是廣信之西。
 
廣信究竟在哪裡?應該就在剛才所說的粵語覆蓋範圍的中心點附近,但準確的位置有爭議,屬於廣西的梧州說自己就是古時的廣信,屬於廣東的封開也說自己是古時的廣信,上月還舉行了第一屆「廣信文化節」,似乎想製造既成事實。
 
顯然,廣信有過顯赫的歷史和地位。如果不是,有什麼好爭?而這又同粵語的來源有什麼關係?
 
封開新建成的漢代風格廣信塔
 
 
要了解廣信的輝煌,就要回顧一下嶺南的發展史。
 
早在戰國時期,嶺南一帶被稱為百越。越是泛指南方的少數民族,住在浙江的叫「於越」,住在福建的叫「閩越」,住在江西的叫「揚越」,住在安南即現時越南的叫「駱越」。
 
到秦代,秦始皇統一天下,亦控制了百越,並調派五十萬大軍到廣州一帶,於是廣州一帶便出現了一些說雅言的聚居地。所謂雅言,就是當時北方民族用來彼此溝通的普通話。孔子四處講學,講的就是雅言。
 
秦亡後,秦在嶺南的大將趙佗在番禺即廣州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歷時近百年。到西漢,漢武帝平定南越國,設立了「交趾刺史部」以管理嶺南各郡,刺史部的行政中心不是設在番禺,而是設在廣信。
 
 
為什麼漢武帝選中廣信為嶺南首府呢?
 
當時中原漢人進入嶺南,有三條路線,東線是海路,中線是沿著北江南下,西線就是西江。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從首都西安南下嶺南,西線是最方便的。
 
去桂林旅遊,很多人遊覽過靈渠,這是秦始皇留下的偉大工程,是一條連接湘江和灕江的運河,它貫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有了這條運河,由中原南下到嶺南,就不用翻越當時被視為天險的南嶺,可以從湘江接入灕江、桂江,桂江與西江主流匯合的地方,就是廣信。
  
桂林靈渠
 
廣信一帶本來就是古時百越文化較發達之地,加上東漢時中原文人學者紛紛南下到來設館講學,廣信於是便成為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重鎮。
 
這個局面維持了三百多年。這三百年間,中原的雅言以廣信為中心,成為嶺南的普通話,並且與古越語結合,形成了粵語。
 
在接著下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一帶先有五胡亂華,後有長達二百餘年的南北分治,使中原語音大變,雅言逐漸消失。嶺南地區則較為穩定,雅言的語音體系得以保存,粵語與北方語言的分別也就越來越大。
 
同時,廣信的地位卻削弱了。漢末、三國時期,嶺南的行政中心一分為二,一個去了廣州。
 
至唐代,中原與嶺南的交通出現了一個重大轉變,進一步削弱了廣信的地位。出身於廣東的宰相張九齡一力要求唐玄宗開拓大庚嶺古道,以開化嶺南,唐玄宗於是把這件差事交由張九齡負責,張九齡用了兩年時間,把這條長八公里的古道擴建完成,為今天仍然存在的梅關古道。這條陸路於是取代湘江─灕江的水路,成為中原與嶺南的交通要道,它進一步鞏固了廣州的嶺南首府地位,粵語的中心也就遷移到了廣州。
 
梅關古道
 
如今,廣信連地名也不存在了,但它在封開留下珍貴的「語言化石」,就是保存著大量雅言語音和早期粵語語音的封川話,即是封開縣封川一帶的粵語。
 
據語言學家研究,粵語保存著古代雅言的大量語音。把中國的七大方言同成書於隋朝初年,即公元約六百年的《切韻》對照,保存這個音系最多最完整的是粵語。最明顯的例子是粵語保存著古代全套入聲(以p、t、k音結尾的字音,如合、佛、亦),而北方話已全無入聲,其他方言也不完整。
 
在封川一帶,古代雅言音系的因素,保存得更加明顯。例如《切韻》音系中一套濁塞音聲母,在我們講的粵語中也消失了,封川話卻把它完整保存下來。
 
從封川話可以看到,這裡一帶應當是粵語最初形成的地方,可以說是粵語的發源地。當然,更早的源頭可以追蹤到中原。
 
 
二千幾年間,粵語從時間和空間都經歷了很大變化,發展中心先是廣信,後是廣州。如今,有人認為這個中心又已轉移,來到了香港。大家會不會覺得,講好廣東話,有著一個文化承傳的責任呢?
 
以上是陳杰文會友在公職人員演講會(2006年12月14日)「輕鬆分享」環節演講


演辭
首頁最新消息關於我們溝通及領導課程語文運用活動照相館 (Good Times Gallery) 加入我們演講會相關網頁註冊